

掃碼下載app
查看我的保單
掃碼下載app
查看我的保單
來源: 閱客 | 時間: 2025-07-30 09:26:31 | 我要分享: |
|
隨著科技的發展,金融詐騙手段日益翻新,給公眾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。為提升全民反詐意識,守護財產安全,對電信網絡詐騙進行詳細學習。
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方式
一、冒充類詐騙:利用身份偽裝獲取信任
1. 冒充公檢法:詐騙分子通過電話、短信或社交軟件假冒公安、檢察院、法院工作人員,以“涉嫌犯罪”“資產凍結”等理由威脅受害者,要求轉賬至“安全賬戶”或提供個人信息
2.冒充領導/熟人:使用被盜賬號或偽造身份,以“領導”“親友”名義添加好友,通過噓寒問暖或緊急求助(如轉賬救急、墊付資金)騙取錢財。
3. 冒充客服/工作人員:假借電商平臺、物流公司名義,以“訂單異常”“退款理賠”為由,誘導受害者提供銀行卡信息、驗證碼,或通過屏幕共享竊取資金。
二、交易/消費類詐騙:圍繞利益誘導實施
1. 虛假網絡貸款:以“無抵押、低息、秒放款”吸引急需資金者,誘騙下載虛假APP后,以手續費、保證金等名目要求轉賬,最終無法提現。
2. 刷單返利:宣稱“輕松兼職、高額返利”,初期小額回報誘餌,后期誘導投入大額資金,并以“任務未完成”“賬戶異常”等借口拒絕退款。
3. 網絡游戲交易:在游戲平臺發布低價道具、賬號買賣廣告,誘導私下交易后以“解凍費”“注冊費”為由詐騙,或通過虛假抽獎騙取個人信息。
4. 購物詐騙:利用假冒網站或社交平臺推銷“保健品”“限量商品”,付款后不發貨或發送劣質產品,甚至誘導泄露支付信息。
三、技術手段類詐騙:利用技術漏洞或偽裝
1. 偽基站短信/鏈接:通過偽裝官方號碼發送含木馬鏈接的短信,誘導點擊后竊取個人信息或植入病毒。
2. 引誘裸聊敲詐:以色情誘導受害者視頻聊天,錄制不雅畫面后勒索錢財,威脅傳播隱私。
3. “放長線”精準詐騙:通過社交平臺長期互動建立信任,掌握個人信息后實施針對性詐騙;
反詐專線:96110(預警勸阻、防騙咨詢)。
金融詐騙無孔不入,但防范有道。學習反詐知識、保持警惕、保護個人信息,是每個公民的責任。全民攜手行動,方能共筑網絡安全,讓電信網絡詐騙無處遁形!